上學期間,家長最看重的是學習成績,幼兒園雖沒有考試,但作為正式上學前的階段,不少家長總想讓學生多學一點,比及上小學以後,以免跟不上教師的上課節奏,可幼兒園教育規模有限,若是提早校園小學常識,可能會給學生帶來擔負。
為投合家長的需求,學前班和部分夾雜著小學常識的幼兒園走紅,從這類幼兒園畢業的學生,一年級適應非常快,但比及三四年級或許會呈現反作用,左右為難的家長不知如何是好,山東一所幼兒園走紅,讓家長們看到了新的方向。
「幼兒職業技術校園」走紅,網友戲弄學生:年紀23歲且工齡20年

幼兒園不屬於九年製義務教育範疇,學生上一個什麽樣的幼兒園,全憑借家長的挑選,現在相關教育部門倡議小學「零起點」學習,意味著學前班、幼小銜接班不再吃香,讓部分家長發愁不已,該選什麽樣的幼兒園?
大多數幼兒園為防止麻煩,教育內容極為有限,與其說是幼兒園,不如說是托兒所,並且學生在幼兒園共處總會遇到各種問題,比如和小朋友打架、學到不適合的內容等,網上一則幼兒園上課視頻火了,讓家長看到了適合自家學生的挑選。
幼兒園學生年紀大多在3-6歲左右,自理能力差、思想單純簡單,簡單發生沖突,也很難真實沈溺學習,尤其是中小班課上,經常聽取哭聲一片。
網上一幼兒園的上課視頻讓人意外,學生們都各司其職,做著屬於自己的作業,有做馬紮的、繡花的、搭紙牌的、做化學實驗的,甚至會有用稻草編草席的。
一個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技術,也在仔細安靜地做著屬於自己的作業,沈溺其間很專心,和市面上大多數的幼兒園講課內容都不相同,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。
有網友戲弄學生,比及長大找作業以後,一問年紀23歲且工齡20年,這才是真實的從娃娃抓起,也有的家長主張全國推廣,表示當地若是有這樣的幼兒園,一定要送學生來上課,戲稱這一幼兒園為「幼兒職業技術校園」。
幼兒園教育方法遭到一致好評,超前式教育已經過時了?
該幼兒園的教育方法,在網上遭到一致好評,跟著素質教育的深化,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,不想再讓子女子孫走自己的老路,從小卷到大,沒有過多享受過童年的高興。
就連家長送學生上學的口頭禪都變了,曩昔是「好好學習,聽教師的話」,逐漸變成「能學就學,學不下去就多吃點飯」,究竟家長交了夥食費。對於教育觀念的轉變,大家看法紛歧,不過可以看出的是,學生越來越多輕松開心了。
曾幾何時,不少家長以給學生超前的教育為榮,四處打聽提早教學小學課程的幼兒園,期待著學生從起跑線搶跑,以後能成為人上人。
比及學生真實上小學才發現,提早教育也是透支教育,透支了學生的學習熱心和態度,和龜兔賽跑的故事相同,前出發、跑得快,紛歧定能先到終點,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節奏,以及科學的生長規則長大。
與其逼迫學生過早學習,不如給學生自在生長的空間
跟著家庭收入的增長,現在的多數家庭都不愁吃喝,不必再把期望放在學生身上,也不必再期待著學生靠學習改動整個家庭的命運,教育的出發點反而愈加樸實了,讓學生懂事懂禮,才智更寬廣的國際。

但仍有部分家長,把學習當做學生的全部,想盡辦法讓學生多學一點,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生長,其實在當今社會,學習學歷固然重要,更重要的是活出自我。
部分家長也要留意,與其逼迫學生過早學習,不如給學生自在生長的空間,他們沒準會給家長更大的驚喜,在學生小時候,可以讓他們接觸更多事物,體驗得多了,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長方向。
幼兒園階段看似無關緊要,實際上是教育和生長的「地基」,打好基礎以後才能有更高發展,也期望家長們正確看待小學生的教育方法,讓他們多體會多閱歷,別辜負天真單純的學生時代。